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

中國四大發明


中國四大發明

火藥﹑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,他們充分表現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,亦是對世界文明的一項重大貢獻,實在值得我們感到驕傲。

 1.火藥
火藥是一種早期的炸藥,據點它於道士在煉丹時無意中發現的在我國西漢時期,漢武帝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,便指派一名叫李少君的方士他每天也守在煉丹爐旁,沒有煉出仙丹,反而經常發生爆炸,軍事家們對發生爆炸感到興趣,他們模仿著李少君的做法,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黑色火藥。火藥被用在了軍事上,後來又被廣泛地用於採礦、開山、築路等等的工程。 
2. 指南針
指南針最早約在先秦時期出現,當時被稱為司南」,在戰國時已普遍使用,根據「魏書」卷二十九,記載三國時代魏國馬鈞製造過指南車,而我國古代關於指南針的記載始見於北宋時期,記載北宋初年人們發明了人工磁化方法,出現了指南魚指南針的出現對於行軍打仗有重大的幫助,亦為後來指南針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基礎。
3. 造紙術
    提到造紙術,大家都會想起蔡倫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說明,蔡倫並不是第一個發明紙的人造紙術早就存在。早在周、秦和西漢時期,人們已行用竹木簡和縑帛,作為書寫材料。西漢已經出現了用麻質纖維製成的紙片了,可見蔡倫並不是第一個發明紙的人。但是蔡倫認為當時的紙質素不好,東漢間,蔡倫將樹皮、麻頭、破布、舊魚網等物料搗成漿液,製成的紙張稱為「蔡侯紙」
4. 印刷術
     印刷術被譽為「世界文明之母」,因為它大大推動世界文明發展,亦對中國和歐洲的交流有良好的發展。早在唐朝初期就出現了雕版印刷。在北宋年間,畢昇發明了膠泥活字版」。他先用陶泥製成一個個的反手凸字,印書時,將這些活字排在一塊鐵板上固定起來,便可以一版一版地印出來

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

中國飲食


中國飲食
 中國菜主要有四大菜系和八大菜系之說,其中「四大菜系」是指魯菜、川菜、粵菜、蘇菜;「八大菜系」是指魯菜、川菜、粵菜、蘇菜、閩菜、浙菜、湘菜、徽菜。
川菜是較常聽到的一種中國菜。由於起源於四川(含今重慶市)、貴州,故名川菜。我們常常聽到的麻辣火鍋,就具備的川菜麻,辣的其中兩大特色。那麼,第三大特色是什麼呢?那就是【鮮】。川菜以「一菜一味,百菜百味」著名。按照菜館的營業來說,川菜在全國的影響力可算最大。
川菜的用料範圍廣泛,有山珍、江鮮、野蔬和畜禽。

川菜的烹調有選料認真、刀工精細、合理搭配、精心烹調四大個特點。而烹調方法則擅長炒、滑、熘、爆、煸、炸、煮、煨等。
粵菜,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,亦稱廣東菜。粵菜廣義上來說由廣府菜(亦稱「廣州菜」)、潮州菜(亦稱「潮汕菜」)、客家菜(亦稱「東江菜」)組成。廣東菜的最大特點是「花款多、味道鮮」。廣東菜的煮食用料比川菜更為廣泛,有豬肉、牛肉、魚、雞、蛇、狸、狗、貓、猴、鼠、蝸牛、昆蟲、蠕蟲、桂花蟬、龍蝨、蜈蚣、田鼠、雞腳、鴨舌、牛鞭和牛雜。
粵菜有兩個特色,就是只會用很少的香料和很少有辣的菜色。
粵菜有【煲湯】這種煮食方法。至於什麼是【老火湯】呢?粵菜裡的湯通常是由各種材料熬上數小時而成(因此被稱為「老火湯」)。
參考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B2%A4%E8%8F%9C
   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4%B8%AD%E5%9B%BD%E8%8F%9C
    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B7%9D%E8%8F%9C

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


儒,道的治國之道的對比

儒家,也就是以孔孟為代表的思想派別,以四書(大學,中庸,論語,孟子)和五經(詩,書,禮,易,春秋)為經典,“儒家者流......遊文於六經之中,留意於仁義之際.....宗師祖尼,以重其言,於道最為高。”
道家,也就是以老子,莊子 為代表的思想派別,以道德經為經典,主張“無為”,重視人的自由
儒,道的治國之道的對比
儒家重視追求治國之道,主張治國以善為本。也就是,國君要以仁治國,“惟命不於常,道善則得之。”國君推行仁政來治國,“民之所好好之,民之所惡惡之,此謂民之父母。”這樣,仁君就會發揚自身的德譽,“仁者以財發身”。道家認為有德的為政者都是“無為”,“太上下知有之,其次親之譽之。”為政者處無為之事,人民暗受幫助,仍不知道,“功成事遂,百姓皆謂我自然。”,所以依道家的說法,儒家所說的行仁政而得清譽的賢君,還不及無為的為政者。從無為的為政者的角度看,他是“無不為”的,人民則認為他是“無為”的,“無為而無不為”在這就是指“知”和“不知”之分。
此外,儒家主張為君者要以身作則,以自身作榜樣,“......君子有絜矩之道也",也就是“......帥天下以仁,而民從之”,使人民都跟從其道而行,可以做到“上老老,而民興孝。”。道家則相反,主張“不尚賢,使民不爭。”,以不標榜自身的尊大而使人不會去爭鬥,使人能和平相處。
參考書目:大學,論語,道德經

中國傳統節日


中國傳統節日
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有八個:春節(農曆新年),冬至,端午節,七夕節,清明節,元宵節,中秋節和重陽節。在八個節日中,又以春節和冬至最為重要。每個節日都各有特色,包括天氣狀況,吃的食物,舉辦的活動都有不同。


春節 春節那天是農曆正月初一,又叫陰曆年,民間稱之為‘過年’。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。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至年三十,家家戶戶都會大掃除,把家裡弄得亁乾淨淨。除了大掃除,人們也會購買年貨,雞鴨魚肉、茶酒油醬、南北炒貨、糖铒果品,都要採買充足。不僅如此,人們也會把寫了祝福語言,如:龍馬精神,恭喜發財 的揮春貼在大門的兩旁。以前在春節時,每家每戶都會做年糕來吃,可是現代人比較懶惰,所以他們多數只是買年糕來吃。春節那天,大人都在屋內談論將來的計劃,至於小朋友,他們多數都在屋門前放煙花,但現在放煙花都只能在某些指定的公眾地點燃放。
春節少不了拜年和年畫。相信在過年時,小朋友和大人都少不了‘走親戚’這個環節,而小朋友有最多零用錢也是這時候,因為每位小朋友都會有壓歲錢給。至於年畫可能比較少聽,因為年畫在城鄉才比較常見。年畫是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,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。現在中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《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》的木刻年畫。

冬至:俗話說‘冬至大過年’,冬至這天,所有的家人親戚都會聚首一堂,一起吃個飯。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,形成了獨特的節食文化。例如餛飩、餃子、湯圓、赤豆粥,甚至也有‘冬至亞歲宴’。在江南一帶,人們普遍都會吃湯圓或餛飩。湯圓寓意‘團圓’,‘圓滿’的意思,在南方非常盛行。而在北方不少地方,則還保留著吃羊肉,狗肉的習慣。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,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,民間至今有冬至進補的習俗。
    詩人杜甫還在冬至作了一首詩:
    年年至日長為客,忽忽窮愁泥殺人!

    江上形容吾獨老,天邊風俗自相親。

    杖藜雪後臨丹壑,鳴玉朝來散紫宸。
    心折此時無一寸,路迷何處望三秦?


 參考網站:http://big5.gov.cn/gate/big5/www.gov.cn/test/2006- 06/06/content_301399.htm